
環拋機的校正盤面形跑了怎么辦?
摘要:環拋機的校正盤面形精度丟失的解決辦法
昨天一朋友來電,他有一臺1.8米的老式環拋機,前兩天工人用壓車把校正盤移出來刮盤,校正盤吸的太緊,壓車一壓直接連同瀝青一起掀起來了,然后只能重新把破壞的這款瀝青補上。朋友本以為問題解決了,但是后來加工出來的元件面形一直不好,也不規則,更不可控,整了20多天沒改善,他問問我看看有沒有辦法能解決。
解決步驟如下:
- 檢測一下校正盤面形
在動手校正盤前先確定校正盤面形的真實情況,若確實不好,那就進行下一步。
- 校正盤磨砂
如果校正盤都白邊了,那么毫無疑問其精度差,而且修正周期長,那就放研磨機上磨砂吧。至于加工的精度等級,與元件和校正盤的面形有關,實際情況具體分析。研磨完了再上環拋繼續修。
實際在該案例中,補完瀝青后,老師傅也進行了幾次燙盤,但現在實際效果不好。其實當初如果有條件,比如機床是CM系列智能環拋機,校正盤具備移擺功能,直接開起來揉盤,2-3小時,瀝青就完全服帖了,就不會出現現在的問題。
今天為什么把這事情拿出來說,是因為問題的起因在機床上,老式環拋機用壓車、繩索套盤移盤的古老操作,帶來很多的弊端,經常因為校正盤與瀝青吸附太緊損壞膠盤,本來精度非常高了,一不小心膠盤破壞就又廢了。此外,這樣的操作帶來的疵病問題也很嚴重。其實這個問題利用CM系列環拋機上的校正盤卸荷功能可以輕松根治,省時省力,事半功倍,這時候一臺好機床的價值瞬間就得到了體現。